《S•忒修斯之船》读后总结与个人理解、感想


※时间线梳理见此处※



    今天是2019年3月3日,我终于读完了《S•忒修斯之船》这本书。

    我想我有必要写一篇总结整理一下自己的读书笔记+个人理解+相关的心路历程。年纪大了许多事情转瞬即忘,我现在的脑容量可能连金鱼都不如,甚至在我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时候,有些前面读到的东西也忘掉了不少。毕竟这是个相对一般小说复杂得多的故事。

    另外就是在与一些读过、或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朋友们聊天后发现,许多人表示读完但没读懂、读了一半因为实在搞不懂所以放弃、或是在最开始就对这整个故事的世界观完全误解,这篇文除了我的自我总结,也算是给朋友们一点解惑。当然我的理解未必是正确的,也许会有诸多谬误,欢迎指正。

    本篇也有诸多不尽完善之处,过后会慢慢修改与补充。


注意!以下涉及严重剧透!!!

注意!以下涉及严重剧透!!!

注意!以下涉及严重剧透!!!

【本篇文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作为自己的一个阅读总结,会尽量详细地描述故事情节,剧透也非常的彻底。能够接受再看下去!】



    首先介绍一下这到底是一本什么书:

    忒修斯之船,外文名《S.》是由美国鬼才编剧、导演J•J•亚伯拉罕首部小说创作,与知名作家道格•道斯特合作创作的一本小说。(来自某度百科)

    当你买到这部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书看起来很古旧,作者的名字写的是“V.M.石察卡”,而书内夹杂了许许多多的附件,诸如照片、信纸、明信片等,同时,书内几乎每一页都有许多不同颜色笔写就的密密麻麻批注——那是有两个人在通过这本旧书进行笔谈交流。

    请注意,这个石察卡是书的真正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作家,是这个故事里的角色之一(居然有一个我的同事以为石察卡是现实存在的一个作家???完全搞错了啊亲爱的~)。而你拿到手的整部书,你从头到尾不会看到任何关于真正现实存在的作者、出版社的信息。因为这本书就是一个类似于悬疑游戏的道具了,你可以想象并轻易地沉浸在这个悬疑游戏中的世界:二十世纪初曾有过一个著名的作家,名叫V.M.石察卡,他文风多变,才华横溢,为人却十分低调,以至于没有人知道他长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谁。他的专属译者名叫F.X.柯岱拉,同样十分神秘,神秘到甚至有人认为她就是石察卡本人。

    石察卡一生写了19本书,这本《S.》是他影射了真实经历的自传式小说,亦是他的绝笔之作。根据译者柯岱拉在序言中的叙述,石察卡在约定将此书最后一章的手稿交给她时遇害身亡,她没能拿到完整的最后一章的手稿,因此她凭借拿到的部分按自己的理解补全了最后一章。相当于最后一章是作者与译者合写的。而同时柯岱拉也给书的每一章加入了章节名称,并且擅自在书中加入了许多看似不必要甚至充满谬误的注解,这是石察卡在过往的作品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石察卡太过于神秘,以至于许多读者和学者都对他充满好奇。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大家都在试图找出:石察卡究竟是谁?石察卡在这最后一本书之后,还活着吗?

    而这个故事里真正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本书的主人、批注笔谈里的男生,埃里克•胡希,就是研究石察卡的学者之一(也是他的狂热粉丝)。


    因此整个故事/悬疑游戏的推荐阅读方式(再次照抄某度百科):

整本书完整阅读下来,至少需要阅读五遍:

第1遍:忽略笔记,阅读本书全文,此次阅读主线为小说剧情线。

第2遍:每章节为一个阅读单位,结合灰色的(男主的)阅读笔记理解每章节的内容;然后再结合书籍中夹杂的附件,结合蓝/黑色手写(男女主第一轮笔谈)“对话”阅读(第一条支线剧情线)。

第3遍:每章节为一个阅读单位,结合书籍中的附件以及橙/绿色字体(男女主第二轮笔谈)再读一遍(第二条支线剧情线)。

第4遍:每章节为一个阅读单位,结合书籍中的附件以及紫/红色字体(男女主第三轮笔谈)再读一遍(第三条支线剧情线)。

第5遍:读棕黑/黑色手写字(那女主第四轮笔谈、第四条支线剧情线)。


    对不起我是个懒人……我只读了两遍,第一遍是抛弃所有的笔谈内容,专心阅读石察卡所撰写的故事本身,附带着阅读译者柯岱拉的注解。这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故事本身比较意识流隐喻丰富,说白了就是有点晦涩难懂,偏好文艺性质作品的人也许会很喜欢。但对于我这种日常嗑傻白甜脆皮鸭文学度日的工科社畜……真是足足啃了一个多月才勉强啃完。

    第二遍我是先在心里记住了每种颜色笔迹的时间顺序,然后把男女主的四轮笔谈一起读了。所以看到最后难免有点时间线混乱,而且,第一遍和第四遍男主使用的是同色黑笔,而女主第四遍的所谓“棕黑色”笔迹,对我这种色弱选手来说跟黑色的区分度太低了好么!经常看着看着就不知道那句话是谁说的了卧槽……尤其第四轮笔谈时,已经愉快谈起恋爱的男女主二人连说话的口吻都十分接近了,更加分不出谁说了啥,可难为死我胖虎了……

    不过笔谈内容读起来可比正文轻松多了,各种打情骂俏撒狗粮什么的。

    总之再次重申,由于我阅读时多条时间线同时进行,难免在理解上会出现许多缺失与谬误,欢迎指正!等有机会我重读第三遍时,也会回头重看这篇札记,修正补充。




试将整个故事分为三个世界:


A世界:

    石察卡写就的《S.》这本书中的虚构的故事世界。这个世界里,主角是一个落水后失忆的男人,由于他不记得自己的名字,只好被称为“S.”。他在故事的开头遇见了一个名叫索拉的女人,然后莫名的开始思念她,爱恋她,认为她与自己失忆的过去必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在这一整个故事中追寻着她。S试图找回自己的记忆,找到自己究竟是谁,也同时希望能够同索拉在一起。但S被人强行拖上了一条诡异的大船,船上有19名水手,每个人都被黑线缝着嘴巴,只有船长“大漩涡”能够与S对话。

    S第一次逃离这条船时,遇上了一起工人罢工运动,全书最大的反派“韦沃达”在此出场,但仅存在于工人们的描述中。他在暗中制造某种很有科幻与生化色彩的武器,并将武器卖向全球各国。而罢工的是他家族原有企业的工人,他们的领导者是司坦法、蔻波、欧斯崔罗、菲佛。S跟随他们一起逃亡过一段旅程后,这四人在被韦沃达派出的特务追杀中相继死去。S则又回到了船上。

    S第二次次离开船是大漩涡接受指示安排的。他上岸,被一个名叫欧锡佛的男人引领去了某个类似艺术收藏馆的地方,在那里他见到了索拉的肖像画,认识了一个叫喀泰芙泽的小女孩。他托付女孩帮他找一本名叫《弓箭手故事集》(作者索布雷罗)的书。这本书是S初见索拉时,索拉在读的书,后来司坦法也提及过,S认为这本书与他的失去的记忆有重要联系。以及最重要的,S得到了索拉教给他的一个皮箱,里面有韦沃达势力的特务们的照片与许多杀人工具,暗示他去逐一杀死这些人、铲除韦沃达势力。

    S第三次离开船是去一座黑曜石岛上见“夫人”。夫人很苍老,给了他一些关于索拉的信息。同时他也看到船工们把船上许多箱子(后来证实是船工们所写的纸页书稿)搬到了岛上的仓库里储存。在岛上S正式决定了要加入反抗韦沃达势力的杀手组织,并且在回到船上后他进入了船舱最底层的“禁地”,开始写作,被缝嘴。暗示着他正式成为他们的一员。

    之后S就成真正成了一个杀手,他会下船去陆地上暗杀那个皮箱中照片上的特务们,杀完人再回到船上,缝嘴,继续写作,并且思念索拉,这样的度过了许多年。最后一个他除掉的特务告诉他到“领地”去(领地即韦沃达势力的一个基地)。

    他去了“领地”,由一对当地的年轻夫妇瓦卡&安佳(安佳还背着一个婴儿)作为向导,去暗杀一个叫做塔拉卡契的人。此人是韦沃达集团的首脑之一。等到他见到他的暗杀对象,才发现那是他以为已经死去的菲佛。菲佛是个叛徒,投靠了韦沃达势力,过得相当滋润。S杀了他之后回去发现瓦卡与安佳已死,婴儿不知所踪,他的船也被炮火击中彻底毁了,大漩涡以及其他船员都死了。

    之后他住在司坦法曾经提及的“冬之城”——亡灵的国度。此地冰天雪地、异常寒冷,他终日只是不停地写作,直到后来索拉约见他。索拉带S去进行了最后的暗杀——潜入韦沃达的老巢,刺杀他。他们通过一个韦沃达庄园的女仆提供的地图找的了那里,并在庄园仆人的帮助下扮成酒宴的侍应进行了暗杀计划。但最后一章情节由于有译者柯岱拉的参与而有些模棱两可,他们是否成功暗杀了韦沃达本人、又是否成功地在暗杀后逃离那里,是一个开放性结局。

    以上,大概地叙述完成。

    整部作品是石察卡的隐晦自传,男主S代表石察卡本身,而其他人物与事件石察卡的人生经历中多有参照与影射,可以说A世界是下文B世界的一个镜像。所以个人认为比较魔幻的情节最好不要过于刨根问底,大概在心里有那么个感觉就行了哈……

    一点点关于结局两章的个人推测:我认为自从船毁之后的情节,都是石察卡自己心里的一个愿景,因为这个愿望没有实现,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与现实相反,所以在故事中,这两张呈现出非常超现实的表达方式——在S.的故事里,那些特务全狗带了,韦沃达势力一点一点地分崩离析了,而他也面见了索拉本人,与她面对面,并与她最后共同完成刺杀韦沃达本人的使命。当然第十章也有柯岱拉的参与,因此柯岱拉也出于自己的愿望,给出了一个S.与索拉并肩作战、相依相伴,并且逃出生天的结局。


B世界:

    现实世界,石察卡所生活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他真实的生活经历。那一代人的人生已经成为了传奇与历史,他们的身份和经历都成了谜题,供后人去追寻与猜测。

    而B世界的构建完全来自于C世界中埃里克与珍的笔谈交流。所以B世界呈现的内容未必全然是真相,除了一些有“史料”作证的情节,部分只是来自埃&珍的推论,而没有确凿的证据。

(当然这里也可能有我本人漏掉的或理解偏差的东西)。


    首先需要知道一个大概的背景:

    这个世界中最邪恶的反派是军火贩子布沙家族,这个家族有钱有势,手下有特务组织,并且他们的势力一直绵延到现代。

    而反抗他们的,是一群正义的文人作家集合起来的组织,名为S组织。目前已知,初代S组织应有19人,佐证是正文里石察卡反复提及19这个数字(包括船上的船员最初是19人,以及他的著作《黑色19》)。显然,这些作家们遭到了布沙势力的迫害,死的死、背叛的背叛,直到最后,正义者死绝,S组织沦入背叛者的手中,成了布沙势力的走狗,被埃&珍称为“新S”组织。

    而再次对抗“新S”的,又出现了一个复仇的“新新S”组织。

    新S与新新S一直延续至今。


书中角色与现实的对应关系,列举如下:

    1.最大的反派、臭名昭著的“韦沃达”势力:对应现实中布沙家族。(信息来源于译者柯岱拉在第三章注解中传达的信息:荷兰武器制造商“爱普” = 布沙 = 霍•维)。


    2.作家们组成的初代S组织:个人认为化身是故事中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始终在被修补着,以旧换新着,船员们缄口不言,奋笔疾书,以书稿作为武器对抗邪恶势力。而他们的成员也在不断减少,最终全军覆没。而S组织也被新S所替代——这就暗合了“忒修斯之船”的哲学论题:这艘船,还是原先的那艘船吗?(关于“忒修斯之船”这个经典哲学问题,感兴趣可自行查阅,此处不赘述)。


    3.人物角色对应:

    (再次提醒B世界这些看似现实存在的历史作家都是虚构的啊!别去网上或历史书上搜谁是石察卡谁是埃斯壮谁是费拉拉好吗?不存在的呀!)


①书中男主S.= 作者石察卡本人 = 瓦茨拉夫•石察卡(埃&珍的观点)

    同时我个人认为船上那个来自幽灵船的年轻水手,以及贯穿始终的那只猴子也可能是石察卡的化身。书中介绍过布沙集团曾试图给石察卡颁奖,石察卡送了只穿西装的猴子去领奖,并且借机狠狠嘲讽了布沙一顿。以及石察卡在给柯岱拉的信中提及过“这只猴子在我肩膀上”,又及,石察卡也曾用“猴子之舞”作为自己的化名。可以看出猴子极有可能是他自身的人格化身之一。

    以下是我个人理解:瓦茨拉夫•石察卡在19岁时还是个工厂小工,喜欢过同厂的一位姑娘,求爱被拒后在布拉格跳桥自杀(书中第三章有暗合的情节)。但被埃斯壮所救。后来他追随埃斯壮加入S组织,在组织每一个作家的指导下、或是合作完成并出版了19部针对布沙势力的书,所以他的书呈现多种语言多种风格,每种风格都与当代的一位知名作家相似,所以这些作家都被后人列入怀疑是石察卡的名单中。(但埃里克否认了石察卡可能并不存在,是作家组织中每个成员轮流用这个名字出书的可能性,理由是埃里克认为石察卡的书虽然风格多变但有相同的东西贯穿始终)。

    同时石察卡也投入到暗杀布沙家族特务的杀手事业中,制造了诸如“圣托里尼男”等悬案(后来埃&珍查到的疑似案件共三起)。


②书中女主索拉 = 译者菲洛梅娜•柯岱拉

    书中索拉有三个名字:索拉/莎乐美/萨玛,来源于三组不同人物对女主的称呼,疑似暗合石察卡《三联镜》中认为人有三个人格的理论)。

    书中S始终苦苦追寻着索拉,但现实中,似乎是代表索拉的菲洛痴心地守候着石察卡。她与石察卡终生未相见,至死不知石察卡究竟是谁,只通过石察卡的手稿与往来信件而彼此相爱、付出终生。她精通多国语言,为石察卡的书进行翻译,同时也是S组织的某种联络人、信息的传达人,能够获知一些石察卡本人都不了解或误会了的情报。她始终相信石察卡还活着,并在《S.》一书的注解里写入密文希望通知石察卡来见她。她在密文中告知:她会在每个月指定的日期时间去伦敦指定地点等他,等十年后会回到家乡。然后她伪造了自己的死讯登报,在家乡巴西的某海边小镇化名爱梅琳达•佩加,隐居避世,继续等他。

    性格非常强势,绝不是什么苦情柔弱女子。晚年隐居时自己写了许多小说,但并不打算出版。一百多岁依旧头脑清醒,判断力极佳。另有个特点是嗓音十分婉转动听。

    另有一个细节:最后一章中菲洛把韦沃达势力的老巢的地图直接贴在书里了。你见过这么高阶的挂人方式吗?人肉你的仇敌,然后把他家地址的地图直接贴在畅销书作家的书里出版。很皮了。菲洛到老年时埃里克问到她这个问题,她依旧对此感到得意。


③书中 工人罢工运动领袖 司坦法 = 瑞典童书作家托斯滕•埃斯壮

    “司坦法”是瑞典语“隼”(一种猛禽)。

    与蔻波/狄虹是一对恋人。

    这个人物在诸多第三方的描述中跃然纸上:善良、慈祥、睿智、德高望重的同时怀有赤子童心,留着修剪得非常整齐的小胡子,并且对自己的小胡子引以为傲。年轻时曾是游泳健将,以体力和耐力著称,所以埃&珍推测有可能是他救下了跳河的瓦茨拉夫。

    他是一个可敬可爱的男人。

    难怪狄虹爱上他。我都爱上他了,真的。

    个人猜测他可能是初代S组织的领袖。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与某人情同父子,猜测就是瓦茨拉夫•石察卡。如果真是这样,埃斯壮对于石察卡的意义绝对是非凡的:救命恩人,并且指导他写出第一本书(也许是合写)。后因身体生病前往巴黎,1931年于巴黎多马特饭店坠楼身亡。

    对外称是自杀,不过很明显是被布沙组织的特务谋杀的,死时他的床头有一张七国语言重组字写成的密码文,但已知他只懂瑞典语、英语和基础法语,因此怀疑是石察卡留下的。珍推测有可能是石察卡去探望他,不慎引去了布沙的特务。

    但应该可以确定石察卡的失误导致了埃斯壮的被害,这与书中司坦法死亡的情节也是相符合的。

    埃里克说:如果真是这样,他(石察卡)将一辈子不能原谅自己。

    书中司坦法一直提着一个神秘的手提箱,后来S.从索拉处获得装着暗杀对象和工具的手提箱,便经常联想到司坦法的手提箱,但他又很确定不是同一个。对于司坦法的手提箱里装了什么,也许那只是一个隐喻,比如某种责任、信仰与愿望。但是在痛失伙伴战友后,到瓦茨拉夫•石察卡的手中也提起这样一个“手提箱”时,那里便满是怨毒的复仇计划了。


④书中工人罢工运动领袖蔻波 = 法国考古学家雅玛杭特•狄虹

    “蔻波”,法语“乌鸦”之意。

    与司坦法/埃斯壮是一对恋人。

    全书我最爱的女性角色,无论是A世界的蔻波,还是B世界的狄虹。

    她不漂亮,不够浪漫多情,而是一个思维敏捷、果敢、独立、极富魅力的女人。她的父亲是考古学家,少女时代都是在父亲考古工作的现场度过,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已知与石察卡合作/影响的作品是《彩绘窟》。

    她吸引着身边男性的目光,有一些轶闻说曾有人冒犯她被她报以老拳,麦金内(后面会提到的一个贱人)试图用红酒向她求爱也被冷淡拒绝。同时也有许多女性嫉妒她,组织成员费拉拉的妻子可能认为是狄虹用美色勾引了费拉拉导致后者抛弃家庭追随他们的行动。菲洛梅娜更是将狄虹视为头号情敌,吃醋吃到飞起——甚至用十九重栅栏加密的密文质问石察卡“你什么时候才能忘了她,给我一个机会?”

    不过按照书中所写,石察卡应该是没有爱慕过狄虹,也许有过动心,但绝不是爱情。菲洛可真是完全误会了。

    埃斯壮死后的日子里,有可能石察卡出于愧疚和悲愤,一直协助狄虹的工作,与她相互扶持渡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

    埃里克的批注中有提及:失去埃斯壮后的狄虹变得冷酷无情、发了疯似的创作、当间谍、积极参与各种革命与战斗、以及大量的考古工作,同时写论文、文章,并且出版了一本令人赞叹的小说《这一切我献给你》。

    这一切,我献给你。

    每次读到这个书名,我都忍不住心里一阵难过。

    后被叛徒出卖给法西斯,死于非命。(具体死亡信息翻了半天没找到,过后补)



PS:稍微扯一点有的没的:

    整部作品中一共三段爱情故事,每一段都真正令人感动。它们不同于常见的BG模式的小说里,那些男角色如豢养宠物版对待女角色的所谓“爱情故事”。无论是索拉/菲洛,蔻波/狄虹,还是C世界的女主角珍,她们都有相当丰满漂亮、个性鲜明的人物塑造,能够站在与男友比肩的位置,以她们的智慧、勇敢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男友真正的彼此相互吸引相爱。

    我爱这样的女性角色,爱这样的爱情故事。



⑤欧斯崔罗 = 西班牙小说家蒂亚戈•加西亚•费拉拉

    “欧斯崔罗”:西班牙语“蛎鹬”。

    惨是费拉拉最惨。

    这位先生十分重视家人,却是家庭最不幸的一位:早年大儿子死于战场,令他悲痛欲绝。西班牙内战时,原本与共和政府并肩作战,1936年底由于妻子儿女受到威胁而倒戈。不久后狄虹被出卖给法西斯,大家就自然以为这是刚叛变的他干的。因此每个人都唾骂他,也没有人再读他的书……之后这位老哥就上吊了。

    石察卡在第八章揭示他们队伍里后来去“领地”悠闲度日的内奸时,原本写的就是欧斯崔罗。是菲洛在翻译校对时强行给他改成菲佛的,可见就连石察卡在写书时,依旧认为费拉拉是出卖狄虹的人。

    直到这本书第六章里,菲洛留给石察卡的暗语被珍解开:“犹大是麦(金内),不是蒂亚戈(•费拉拉)”,才总算有了这么两个人揭开了费拉拉先生的百年黑锅。



⑥菲佛 = 德国辩论家 霍尔德•费尔巴哈?或是他的秘书霍斯特•维克斯勒

    “菲佛”:德语“矶鹬”。

    首先费尔巴哈是同性恋者,对象应该就是他的小秘维克斯勒。这两人在旅行途中被吸收入埃斯壮的作家组织。

    书中角色“菲佛”由于是个暴躁老哥,最初被认为是费尔巴哈。但菲佛又是一个年轻人,并且暗恋狄虹,这与中年给大叔费尔巴哈又不相符。

    我个人猜测菲佛是这两个角色的融合。他的暴脾气来自费尔巴哈,而他年轻、暗恋狄虹可能来自维克斯勒。

    而第八章的叛徒角色石察卡,原稿写的是代表费拉拉的欧斯崔罗,被菲洛强行改成菲佛。而同时菲洛在第三章的暗语中也指出:爱普=布沙=霍维,可以看出维克斯勒后来投入了布沙阵营。菲洛在书中的注解也提过维克斯勒后来去了战区从此失去音讯,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往敌人的地盘钻(希望我的记性可靠)。除非他投靠了他们吧。

    佐证:埃&珍找到一张1984年武器制造商爱普集团董事会的合照,其中一个叫“泽诺特•克莱因”的中年胖子极像维克斯勒。

    总之维克斯勒是个碧池无疑了。


    以及,菲洛后来与埃里克见面时提到,1940年她收到过一份非常糟糕的手稿,寄出地是都柏林,用英语写的但语法错误很多,菲洛怀疑作者母语是德语。猜测这可能是维克斯勒的。(后来这份手稿被收回)



⑦欧锡佛 (有可能是,个人猜测而已)= 苏格兰哲学家格思里•麦金内

    哲学神童,好大喜功,油腻浮夸,令人生厌。有一个24重人格论,石察卡的作品《三联镜》很可能是受他影响。但该作品非常失败,被埃&珍疯狂吐槽。

    传言曾追求狄虹失败,最后成了出卖了狄虹的“犹大”。

    S.组织人丁凋敝后落入他的手里,彻底沦为了布沙集团的走狗。

    我对他记住的细节不是很多,不过记住他是个彻头彻尾的贱人就够了。



⑧美国低俗小说家维克托•马丁•萨默斯比

    1951年在船上坠海身亡,死前留下了一盒自白录音带,自述自己是石察卡。

    男主埃里克因为这盒录音带一直以为他就真的是石察卡。但并不是。菲洛在第七章给石察卡的暗语说“Sum渐绝望,请联系”,说明了几个信息:第一石察卡不是萨默斯比。第二他们应该是互相信赖,关系密切,以至于萨默斯比在绝望中迫切需要石察卡的联络。第三萨默斯比当时的处境相当艰难。

    萨默斯比可能与石察卡共同轮流抚养着埃斯壮与狄虹的遗孤,西涅•拉贝,带着小女孩东躲西藏地过日子。而他最后留下自白录音带,自认是石察卡,很可能是为了掩护队友(石察卡&菲洛)与小女孩(西涅)。

    他有一个律师女儿,人很好,非常可靠。



⑨喀泰芙泽 = 西涅•拉贝(个人猜测)

    埃斯壮与狄虹的女儿,生于1930/11/4,法国佩皮尼昂。出生证明上母亲的姓名“雅•拉贝”,猜测就是狄虹。

    她的父亲埃斯壮死时她才几个月大。她的硬核母亲狄虹在百忙之中(真正意义上的“百忙”!)抚养她。之后狄虹牺牲,萨默斯比曾对女儿描述她“被两个叔叔轮流抚养,不停搬家”,猜测这两个叔叔是指萨默斯比与石察卡。

    1952年12月1日与学者德雅尔丹结婚。关于德雅尔丹在C世界详述。

    菲洛在本书中强行加入了一句粗体大字:“谁是西涅•拉贝?”(……又是硬核挂人,但老实说我觉得菲洛姐姐这次有点过分了……)

    C世界中佩皮尼昂有一座极小的狄虹博物馆,女主珍打电话去询问时发现那里只有一个老女人在管理。我一度怀疑那就是年迈的西涅•拉贝,在自己的出生地,孤独地经营着一间自己母亲的博物馆。但又有涉及到德雅尔丹的信息里说西涅早已病逝,这个推测就不成立了,除非西涅也像菲洛一样,伪造了自己的死讯(与她的丈夫一起),然后回到家乡过上避世隐居的生活。倒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刘易斯•卢珀(书中未找到对应人物)

    石察卡的经纪人,于1930年失踪。

    第二章菲洛给石察卡的暗语“Looper agent”,agent既有经纪人之意也有特务之意。卢珀确实是石察卡的经纪人,但是否菲洛告诉他的是, 卢珀是布沙势力派来的特务呢?

    关于这个人物我无论是读书笔记还是脑袋里记的都不多,暂且打个问号吧。




C世界:

    这个就很简单了。C世界就是现代,主要是男主角埃里克与女主角珍在书上进行交换留言笔谈顺便打情骂俏,顺便两个人一起研究石察卡,挖掘B世界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追寻真相。

    出场人物:


埃里克•胡希

    28岁,波拉德州立大学博士生,专研究石察卡。他寻到的重要资料(萨默斯比临终自白录音带)被导师穆迪盗取,两人起了冲突,且埃里克做出了过激行为(放水淹了教学楼),因此埃里克未能毕业被退学。

    15岁时接触石察卡作品从此成为迷弟,在《S.》上留下许多铅笔批注。他被大学劝退后仍旧经常偷偷去校图书馆,某日将书落在那里,被在图书馆做管理员的本科学生珍捡到,两人因此开始笔谈。

    性格颇为孤高,但每当女主指责他说话的语气“高高在上”时,都立刻诚恳道歉。看得出来他对于女主与他笔谈十分高兴,甚至每次都会数珍这次留了多少条留言。

    初次阅读《S.》留下的批注中曾认为这是石察卡追寻自我的一个故事,在第一次与珍笔谈时还说不相信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最后见到柯岱拉后,也承认了,这个故事的主题就是“爱”。

    很古典地拒绝使用手机与email,到最后一次笔谈时才买了个手机,还抱怨说“购机协议条款一个字也看不懂”。生活比较拮据,但收到了神秘的“赛林文学协会”提供的大额支票。在珍找到柯岱拉的真实身份后便去巴西寻找线索,并成功见到了已年逾百岁的菲洛梅娜•柯岱拉。

    与家人关系不睦。被父母认为应对小叔叔以西结的船难负责,因此小叔叔死后他与父母关系冷淡。曾有一个大学室友兼好友格里夫,但格里夫到弗罗里达读研后抑郁自杀,埃里克为此非常悲伤。

    对于石察卡的学术研究应是很优秀,得到了这个圈子的泰斗德雅尔丹的赏识与信任,也得到菲洛梅娜•柯岱拉的喜爱。菲洛临终时还写信祝福他与珍。

    最后与珍走到一起。也在继续他的学术研究。


珍妮弗•海伍德

    22岁,本科毕业班学生。日常在各种论文deadline以及挂科边缘左右横跳。拥有超强的查阅资料的能力+破译密码的能力。《S.》相关的一切关键线索与密文差不多都是她破译的。喜爱读书,吐露过希望能继续攻读图书馆学的研究生。但她的父母希望安排她毕业后去伦敦做个平凡的营销职员。

    由于埃里克的原因,经常被助教伊尔莎穿小鞋。后期则被疑似新S组织跟踪、放火恐吓。珍家的谷仓被人纵火且在墙上画了“S”标记,使她担忧将父母也拖累进来,精神极度惶恐濒临崩溃。

    性格活泼,聪明,敏捷,浪漫。热爱读书。

    最后与埃里克在一起,共同进行关于石察卡的学术研究。


    我喜欢埃里克与珍的爱情故事:他们彼此尊敬,互相欣赏,并且为对方变成更好的自己。


赖特•穆迪&伊尔莎•迪克斯

    穆迪是埃里克的博导,伊尔莎则是埃里克的前女友。但两人现在则是恋人的关系。

    穆迪不必多说,学术败类,剽窃自己学生的研究论文,偷盗重要研究资料,还撬人家女朋友,难怪埃里克对他恨之入骨。另外穆迪接受了布沙集团所控公司的资助,有理由怀疑跟踪恐吓珍的疑似新S组织的人与他有关。

    伊尔莎处处帮着穆迪,也是一个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让•贝尔纳•德雅尔丹

    年轻时气质忧郁,温和优雅。是巴黎的研究石察卡的著名学者,曾是穆迪的导师,但两人关系极差。对埃里克十分赏识与信任,把重要的研究资料都寄给埃保管。

    妻子就是B世界的西涅•拉贝。

    在埃里克与珍第一次笔谈时去世。埃里克去巴黎参加了他的葬礼。


赛林文学协会

    寄给埃里克大额支票支持他的研究,但不明确是正是邪,是否与新S或新新S有关,亦不明他们的资金从何而来。

    另,“赛林”是法语“金丝雀”之意。





目前的整理,到此告一段落。


两个参考来自某乎:

1.《S.忒修斯之船》中的梗&知识点: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952502

2. 《S.忒修斯之船》的密码线索解析(含E版)

https://zhuanlan.zhihu.com/p/21905263



☆关于B时间与C世界的时间线,计划过段时间做一个尽量完整的版本,整理完成后再补充链接。

感谢阅读!



【END】


P.S. 这个整理真的是越写越枯,最后都有点草率收场的意味了……但我这两天每晚都打字到凌晨两三点钟实在有点扛不住,就,过后再进行补充好了啊哈哈哈_(:з」∠)_


2019-03-05 晚 22:15

评论-3 热度-14

评论(3)

热度(14)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未离 / Powered by LOFTER